康熙字典
〔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樠〕字拼音是m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㒼,五行属木。
〔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án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,木材像松木:“山多松~”。⑵ 液体渗出:“以为门户则液~。”
...详细解释〔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欓〕字拼音是d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黨。
〔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ǎng] ⑴ 食茱萸,落叶乔木,枝上多有刺,羽状复叶,果实球形,成熟时红色,可以入药。⑵ 木桶:“始以榆~盛经,白马负图,表之中夏,故以白马为寺名。”
...详细解释〔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標〕字拼音是b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票。
〔標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木,票聲。本义是樹梢。
〔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āo] ⑴ 樹梢。也泛指末梢。《玉篇•木部》:“標,木末也。”《莊子•天地》:“上如標枝,民如野鹿。”⑵ 頂端。《玉篇•木部》:“標,顛也。”⑶ 柱竿之類。《淮南子•本經》:“標株欂櫨,以相支持。”⑷ 旗幟。《徐霞客遊記•滇遊日記六》:“雲幙霞標,屏擁天際。”⑸ 指事物非根本性的一面。與“本”相對。《淮南子•天文》:“物類相動,本標相應。”⑹ 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。《史記•天官書》“北斗七星”⑺ 始。與“終”相對。《素問•天元紀大論》:“少陰所謂標也,厥陰所謂終也。”⑻ 標舉;樹立。《玉篇•木部》:“標,標舉也。”⑼ 顯出;表明。宋蘇耆《題虎丘》:“虎踞標靈跡,危樓杳靄閒。”⑽ 標志,符號。五代徐鍇《説文繫傳•木部》:“標之言表也。《春秋左傳》謂路旁樹為道表,謂遠望其標以知其道也。”⑾ 署名;書題。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標,𦘠(書)也。”⑿ 用比價方式承包工程或買賣貨物的手續⒀ 清督撫等所轄綠營兵編制名稱。相當於後來的團。清王士禛《忠毅孟公神道碑銘》:“秦省七鎮及督撫各標官兵九萬八千有奇。”⒁ 古代兵器名。《正字通•木部》:“標,標子,槍名。今滇兵用標槍三枝,空中手擲,謂之標子。”⒂ 榜樣;代表。《晋書•王羲之傳附王楨之》:“楨之曰:‘亡叔一時之標,公是千載之英。’”⒃ 格調;風度。南朝齊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夫以耿介拔俗之標,蕭灑出塵之想,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雲而直上,吾方知之矣。”⒄ 標致,俊美。宋高似孫《剡録•草木禽魚詁》:“緑葉抽條,生於首峰之側;紫花標色,出自鄭巖之下。”⒅ 威風;脾氣。明湯顯祖《牡丹亭•閨塾》:“好箇標老兒,待换去。”⒆ 同“摽”。擲;刺。漢劉向《新序•雜事四》:“曹劌請盟,桓公遂與之盟。已盟,標劍而去。”⒇ 同“瞟”。緊緊盯住。《西遊記》第八十二回:“行者遠遠的標着那兩怪,漸入深山。”
...详细解释〔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琴〕字拼音是q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玨、今,五行属木。
〔琴〕字造字法是本作“珡”。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乐器形,上面“玨”象弦和弦柱,下面象琴身。本义是拨弦乐器。俗称古琴。
〔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ín] ⑴ 古代弦乐器,最初是五根弦,后加至七根弦(亦称“七弦琴”;通称“古琴”)⑵ 某些乐器的统称
...详细解释〔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棘〕字拼音是j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朿、朿,五行属木。
〔棘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-朿( cì )。“朿”是“刺”的本字。两个“朿”字并排立着,表示棘树多刺,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。本义是丛生的小枣树。
〔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í] ⑴ 酸枣树,茎上多刺;泛指有刺的苗木⑵ 针形的刺⑶ 古同“戟”,兵器。
...详细解释〔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茶〕字拼音是ch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,五行属木。
〔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á] ⑴ 常绿灌木,叶长椭圆形,有锯齿,经加工制为饮料,就是茶叶;秋末开花,白色;种子可榨油;木质致密,供雕刻用⑵ 特指“茶叶”⑶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⑷ 泛指某些饮料⑸ 特指“茶点”
...详细解释〔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廉〕字拼音是liá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兼,五行属木。
〔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广( yǎn ),兼声。从“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是厅堂的侧边。
〔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án] ⑴ 堂屋的侧边⑵ 不贪污⑶ 便( pián )宜,价钱低⑷ 察考,访查:“且~问,有不如吾诏者,以重论之”。⑸ 姓。
...详细解释〔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樹〕字拼音是s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尌。
〔樹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木,尌( shù )聲。本义是栽樹。
〔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ù] ⑴ 木本植物的總稱。《禮記•祭義》:“樹木以時伐焉。”⑵ 種植;栽種。《詩•小雅•巧言》:“荏染柔木,君子樹之。”⑶ 培養;造就。參見“樹人”。⑷ 樹立;建立。《書•泰誓》:“樹德務滋,除惡務本。”⑸ 直豎。《漢書•揚雄傳下》:“皆稽類樹頷。”⑹ 門屏,照壁。《禮記•郊特牲》:“臺門而旅樹。”⑺ 本榦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樹,本也。”⑻ 床前橫木。《方言》卷五:“牀,其杠,北燕朝鮮之間謂之樹。”⑼ 量詞。相當於“株”、“棵”。宋仇遠《糖多令》:“縱有桃花千萬樹,也不似,舊玄都。”⑽ 姓。《廣韻•遇韻》:“樹,姓。《姓苑》云:江東有之。”
...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