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〔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棨〕字拼音是q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𢼄、朩。
〔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〔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ǐ] ⑴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⑵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
...详细解释〔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幣〕字拼音是b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敝、巾。
〔幣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巾,敝聲。从巾表示與布帛有關。本义是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。
〔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帛。泛指車馬皮帛玉器等禮物。《説文•巾部》:“幣,帛也。”⑵ 財物。《集韻•祭韻》:“幣,財也。”《管子•國蓄》:“以珠玉為上幣,以黄金為中幣,以刀布為下幣。”⑶ 貨幣。《史記•吴王濞列傳》:“亂天下幣。”⑷ 贈送。《莊子•説劍》:“聞夫子明聖,謹奉千金以幣從者。”⑸ 通“敝”。殘餘。《周禮•天官•職幣》:“職幣,掌式灋以歛官府都鄙,與凡用邦財者之幣。”
...详细解释〔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樕〕字拼音是s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欶。
〔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ù] ⑴ 〔朴~〕a.小树,如“林有~~。”b.喻平庸,如“青臣~~不足齿。”
...详细解释〔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榷〕字拼音是q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隺,五行属木。
〔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寉( hè)声。本义是独木桥。
〔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è] ⑴ 渡水的横木。⑵ 专卖⑶ 商讨
...详细解释〔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屉〕字拼音是t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世,五行属火。
〔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ì] ⑴ 器物中可以拿出的盛放物体的部分,常常是匣形或是分层的格架⑵ 某些床或椅子的架子上可以取下的部分
...详细解释〔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爻部。
〔爾〕字拼音是ěr,上下结构。
〔爾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义是窗格花紋。
〔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ěr] ⑴ 〔麗爾〕疏朗。⑵ 如此;這樣。⑶ 代詞。①用於第二人稱,相當於“你”。古上下通用,後只用於平輩或對下。②表示指稱,相當於“彼”、“此”。⑷ 嘆詞。表示應答,相當於“唯”。⑸ 語氣詞。①相當於“罷了”。②表示陳述。③表示判斷。④表示疑問,相當於“呢”。⑹ 助詞。①用在句中。②後綴。用于形容词或副词。相當於“然”。⑺ 通“薾”。花朵繁茂的樣子。⑻ 同“邇”。①近。②淺近。⑼ 姓。㈡ [m] ⑴ 滿;眾。也作“濔”。
...详细解释〔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uān、juàn、juān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卷,五行属木。
〔圈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囗( wéi,表示被围),卷声。本义是家畜的小围栏。
〔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ān] ⑴ 环形,环形的东西⑵ 周,周遭⑶ 范围⑷ 画环形⑸ 划界,围住㈡ [juàn] ⑴ 养家畜的棚栏⑵ 姓。㈢ [juān] ⑴ juān ㄐㄩㄢˉ 关闭
...详细解释〔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哉〕字拼音是zā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𢦏、口,五行属金。
〔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语气词。《说文》:“言之间也。”表感叹。
〔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āi] ⑴ 文言语气助词(①表疑问或反诘,相当于“吗”,“呢”,如“何~?”“有何难~?”②表感叹,相当于“啊”,如“快~!”)。⑵ 同“才”,开始。
...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