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江苏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规则院校名单及报名时间

2025江苏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规则院校名单及报名时间

折叠展开

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报考全解析

一、综合评价招生核心优势解读

作为高校选拔创新人才的重要通道,江苏综合评价招生在2025年呈现三大突破:录取批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、校测环节突出专业适配度、降分政策惠及更多潜力考生。与统招相比,该模式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特长,特别是在人工智能、新材料等国家战略专业领域,校测权重占比持续提升。

二、2025年招生规则关键变化

1. 新型成绩计算模型

南京大学等头部院校试点"532"计分体系:高考成绩占比降至50%,校测权重提升至35%,新增的综合素质档案占15%。这一调整强化了学科竞赛获奖、科研实践经历等评价维度。

2. 智慧化校测转型

  • 东南大学启用VR技术模拟实验室场景测试
  • 西交利物浦大学增加AI面试官系统
  • 南京医科大学引入临床思维虚拟仿真考核

3. 动态锁档机制升级

A类院校实行三阶段确认制:初试通过→专业意向锁定→终试确认,考生可在专业组内调整志愿。B类院校保留传统锁档模式,但新增"破格解锁"申诉通道。

三、2025年特色院校报考指南

1. 国际化培养院校

  • 昆山杜克大学:增设全球健康科学实验班
  • 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:开放量子信息科学招生
  • 上海纽约大学:新增数字人文跨学科方向

2. 行业顶尖院校

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工程专业设置"6G技术卓越班",校测重点考察信息学竞赛成果;南京中医药大学启动"AI+中医药"交叉人才培养项目,要求提交相关创新实践报告。

四、2025报考时间轴与策略

核心时间节点呈现两极化分布特征: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外合办院校10月启动报名,省属重点院校集中在3-4月。建议考生建立三维准备体系:

  • 学术准备:重点强化校测科目深度学习
  • 材料准备:完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视化呈现
  • 策略准备:合理配置A/B类院校申报组合

需要特别关注的是,2025年新增校测成绩追溯机制,南京大学等高校将复核考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,发现造假将取消三年报考资格。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实证材料,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规划报考路径。